晋宁工商局教你识别电子秤 别让商贩短斤少两
发布时间:2015-03-19 17:03:29作者:晋宁县委政法委转发来源:晋宁长安网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杨炎 通讯员刘佳 刘磊 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日,对于老百姓来说,农贸市场的电子称是否能秤够量是最为关心的问题。据统计,晋宁市场上电子秤的占有量约为40%—50%,电子秤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称量方式,小商贩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为百姓称重时缺斤少两的现象频频发生。
近日,市民小李在农贸市场买肉的时候发现:去小摊上买鲜肉,老板要26块钱一斤,于是小李在电子秤上称了1斤肉就走了。出门后在另一个小贩处再过一下秤,竟然称出1斤1两来,当时他还以为是卖肉的老板多送了他一两,心里暗自高兴,但随后他到超市去购物,在超市外摆的公平电子秤上一看,肉却只有8两了。
晋宁县工商部门的执法人员说:“鲜肉、海鲜、河鲜、水果等压分量且单价高的商品,商贩们最容易在称量中动手脚,而像蔬菜类的商品由于单价少且不压分量,商贩们一般不会动手脚。”市场上,批发商作假的少,因为他们做的都是回头客,但是零售商贩的客户群体不稳定,因此,他们最容易在电子秤上动手脚。鉴于每个年龄段顾客群体的心理不同,老人和年轻人最容易被不良商贩“忽悠”。
“最高的一斤可以相差3两5,1公斤悬殊350克 也就是说我们它秤出来的有1斤,可我们购买有1斤3两5,一般1斤要相差8.8元。这样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变相的抬高了商品价格进行出售,属于欺诈的行为。”晋宁县工商局执法人员谭进东说。
针对商贩的“动手脚”,晋宁县工商部门的执法人员教市民防止被“忽悠”的小技巧,若是市民对商贩的称量不信任,可以将电子秤关机重新启动后在称量,这个时候的称量是最准确的。
同时,晋宁县工商部门也提醒广大消费者,若是在购买商品时发现了这样的违法行为,可以拨打12315进行举报,工商部门对这些违法行为将采取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编辑:刘佳妮责任编辑:徐婷(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