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河成为湿地建设良好示范
发布时间:2015-03-25 11:59:42作者:晋宁县政法委转发来源:晋宁长安网
记者王密报道 近日,国家林业局命名晋宁东大河湿地为“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省市环保专家认为,东大河湿地为环滇池湿地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巩固滇池治理成效,提供了良好示范。
近年来,晋宁县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生态强县”发展战略思路,累计投入资金28亿元开展湿地建设、生态移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河道综合整治、绿化种植、管护保洁等工作,在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以生态创建为重点,不断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推进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
阳春三月,地处滇池西南角晋宁县东大河湿地显现出一派美景:水面清澈见底,鱼虾成群嬉戏;水生植物丛中碧波流淌,丛林迎风摇曳;游人脚步时时惊起成群的鸟儿飞腾。
曾几何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滇池流域内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滇池流域污染加剧,东大河成了臭水河。滇池被誉为昆明的“母亲湖”,更是晋宁的母亲湖,据统计显示,晋宁县辖滇池流域面积758平方公里,占流域面积的26%;湖岸线53公里,占整个滇池湖岸线的32%;共有8条全长87.37公里的入滇河道。
2008年,晋宁县全面启动重现滇池美景的攻坚战。东大河作为该县主要入滇河道,最先纳入整治范围。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东大河已建成入湖湿地公园1711亩,种植中山杉、柳树、竹子4.52万棵、各类水生植物30余万丛,有效拦截了河流污染物对滇池的侵害。在打造东大河湿地样板的同时,晋宁县同步推进入湖河口湿地建设。截至目前,全县集中建设湖滨生态湿地25块,面积约2万亩;种植乔木、灌木56种41万余株,水生植物31种255.2万丛,;拆除防浪堤23.2万余米,建设生态堤2.21万米,扩大滇池水域面积5852亩。
截至目前,晋宁县累计建成的生态湿地相当于1个西山森林公园和9个大观公园;扩大的滇池水域面积,约等于13个草海。
晋宁县近年来共出动近10万人次对全县9个集镇、544个自然村进行综合整治;建成集镇、村庄污水收集处理厂2座、污水处理站5个;在518个自然村建成8种处理模式的村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全覆盖,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水横流的现象;建成中转站22座,配置垃圾收集间(房、桶)3126个、环卫车辆115辆。
截至2014年底,全县新增绿地面积53.16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7.49%,绿化覆盖率达42.3%,森林覆盖率达51.97%,成功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县城、省级生态文明县。该县六街镇、二街镇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乡镇;昆阳街道、晋城镇、夕阳乡、上蒜镇、双河乡创建成为省级生态乡镇,并正在申报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县129个村全部创建成为市级生态村。(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