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法学之窗

投稿8篇,7篇获奖!晋宁区在第三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上收获颇丰
发布时间:2024-03-27 09:47:47作者:晋宁县政法委来源:晋宁长安网

3月23日,由中国行为法学会、云南省法学会、云南警官学院主办,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协办,以“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安全协作”为主题的第三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法治论坛”在云南警官学院举行。


图片1


本次论坛共征集168篇学术论文,经过初评和终评两道严格程序,最终评选出一等奖论文4篇、二等奖论文8篇、三等奖论文16篇、优秀奖论文28篇。晋宁区法学会组织晋宁区各法律工作者投稿8篇,7篇获奖!其中2篇论文获一等奖,5篇论文获优秀奖!


一等奖:《澜湄六国安全协作建设进展及深化路径》,作者为昆明市晋宁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朱耀元。论文概述:澜湄流域的国家作为“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理念相通、命运相连”一衣带水的邻邦,建设民族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本研究围绕澜湄六国安全协作基本内涵和现实必要性、澜湄合作实践和困境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深化澜湄六国安全协作的可行路径。当前澜湄安全合作面临着各国利益诉求多元且积极性不一、次区域机制拥堵致使竞争加剧,因法律规制上存在差距,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类似的欧盟超国家法律一体化的社会秩序以及新冠疫情带来的客观限制等困难。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深化澜湄安全共同体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和规范化制度建设、借鉴欧盟一体化的“超国家”模式,探索建立澜湄各国间多层级治理与决策系统,建立诸如欧盟法院的“澜湄国际法院”、加强执法安全合作、提高媒体影响力以及丰富合作内涵,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等路径。


一等奖:《以安全协作推动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作者为昆明市晋宁区人民法院综合办四级主任科员李路斌。论文概述:澜湄五国是中南半岛的五个重要国家,它们既与我国是近邻,彼此有着长期友好的联系,又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地区和优先地区。近年来,澜湄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在多个领域存在互补,通过创新合作模式,增进互联互通,能够给双方带来互赢。澜湄国家安全领域合作持续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深入,社会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为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和区域繁荣夯实基础。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澜湄国家应秉持互利共赢的理念,共同应对新的风险挑战,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加快地区安全协作建设,推动六国形成全方位、高质量、协同联动的安全格局,加快构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因此,加强澜湄国家安全共同体建设、推进澜湄国家安全协作机制建设、设立澜湄国家安全协作专项资金、完善澜湄国家安全领域人才交流机制等是推进澜湄国家安全协作建设的关键。


优秀奖:《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生物安全治理研究——以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为视角》,作者为昆明市晋宁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一级检察官景云昆。论文概述:2014年我国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2021年正式将生物安全纳入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要求检察机关“坚持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投入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生物安全涉及公共安全法益、侵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是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力量,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如何发挥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职能作用,实现生物安全与公益诉讼有效衔接是本文研究的课题。


优秀奖:《澜湄次区域执法合作背景下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困境及对策》,作者为昆明市晋宁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徐艳丽、昆明市晋宁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助理李明月。论文概述:以国内司法实践视角出发,通过对办理的涉缅北电信诈骗案件以及近三年办理的电信诈骗案件衍生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件、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件进行分析总结,笔者发现在现行澜湄次区域执法合作框架下因电信诈骗犯罪的自身特点使得存在案件管辖争议大、证据链条难形成、境外证据难认定、涉案资金难追回等办案难点。结合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形势特点,以办案实践需要为出发点,在现行合作框架的基础上扩大多方协商、零活取证方式、完善追赃挽损的分配机制,坚持源头性、系统性全链条打击,统筹好国内国外两个方向,利用好国内国际法律力量,将打击其他跨境犯罪过程中形成的有益经验有效运用到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过程中来,为办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提供有力支撑。


优秀奖:《澜湄国家刑事合作发展及转变路径》,作者为昆明市晋宁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四级主任科员赵梦婕。论文概述:澜湄次区域凭借优越的地域区位优势,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中国与澜湄各国有更多的共同利益,同时也面对更多的共同困境。澜湄流域各种犯罪猖獗,各国为维护共同的利益在20世纪90年代便已开始执法合作,震惊世界的“10·5湄公河惨案”发生后,中国与老、缅、泰的刑事合作拓展到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中国与澜湄各国的刑事合作由单一的警务执法合作向执法合作+司法合作一体化迈进。澜湄合作让澜湄六国在经济上高速融合,安全上面临的共同困境和共同利益也日益增多,经济的繁荣发展助推了刑事合作的不断深入。


优秀奖:《浅析湄公河流域执行协作机制》,作者为昆明市晋宁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邓履华。论文概述:湄公河,是一条跨境河流,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的东北坡,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后的河段称为湄公河。自北向南流经中国青海、西藏、云南3省区和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5国,于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海,全长4880公里。随着湄公河流域的开发,湄公河沿岸各国贸易往来不断频繁,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经济往来的“东方多瑙河”。本研究从湄公河内涉及生效法律文书执行保障、从国内和国外两方面分析了湄公河流域情况以及合作机制并提出设想。


优秀奖:《澜湄流域毒品安全问题》,作者为昆明市晋宁区司法局人参科工作人员周娴。论文概述:近年来毒品问题成为影响国家安全乃至世界安全的一大毒瘤。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毒品渗透问题长期以来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整体毒品形势与边疆安全,随着流域内毒品制贩态势日益严峻,毒品犯罪已经危害我国社会治安,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对中国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毒品渗透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危害,充分了解毒品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背景,明确毒品渗透对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民族、社会及整体毒品形势等安全领域内构成的威胁。我国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从国家安全角度重视金三角毒品问题,不断加强禁毒队伍建设,加大打击毒品犯罪的国际合作,同时树立风险意识,居安思危,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加强国家安全建设,推进禁毒工作和区域发展。

滇公网安备 53012202530182号